科技演化的過程中,沒絕種就不是失敗者
科技演化的過程中,沒絕種就不是失敗者
- 兒童健康為首,限制校園、醫院等特殊場域的商品販售是基本企業社會責任,業者要自我管理,合約只是最低標準。
- 強龍不壓福利社,政府在推展新型態校園販售通路時,應該有明確的進退場機制,協調矛盾與衝突。
至於數據收集等是想像還是真實,大概就算「火火」了。任何地方都可以收集數據,但不是所有數據都能被解讀為有用的資訊;有用的資訊在未獲同意下,不能涉及個人隱私。而且,如果一家便利商店的業者連門市裡的數據都無法有效轉化為資訊,智販機的數據又有何用?與其討論千篇一律、套用在任何產業都好像可以吃的數據大餅,不如討論為什麼便利商店要切入智販機市場。
炫技式的武力展示後,為何回歸最傳統的自動販賣機
2019/10/15,全家便利商店也正式進入四大便利商店的智販機之戰,理由和統一超商類似:以自助機台,作為店員人力不足的銷售輔助。在科技店、無人店一連串的實驗後,這是進步?還是退步?我認為,科技的實驗方法有兩種,而且都必須存在。
第一種,就是像自動販賣機這樣的運用,以當下最適宜的技術測試新的商業模式、解決當下問題。便利商店同時面臨兩個重大問題:人力寶貴與正規店的店數趨近飽和。若要突破單店的坪數限制,就必須透過數位科技創造店外的銷售機會。自動販賣機是符合當代科技階段、以門市定時配送來運作此商業模式最適宜的設備雛型,必須放到真實的、消費者生活的場域淬煉,才會成長為未來的樣貌。
沒有開始,就只能停滯;而停滯才是真正的退步!正規店配合自動販賣機的營運,不只新增單店外的收入,後續會引起的是單店商圈經營結構的改變。你經營的已不是方圓十里的顧客,這就回歸到顧客會員經營的本質了。要以此去思考,自動販賣機的規格如何持續進化以符合未來經營目標。
科技演化的過程中,沒絕種就不是失敗者
第二種,是像無人商店的極端科技測試,打造不求快速變現、只求思維轉變的實驗平台。要快速變現就會失去理智、忘記初心,用不適宜的科技投入過多資源、複製不對的店型。日本7-11繼NEC自助掃描產品影像結帳後,又與NTT Data聯手新科技店。日本7-11與不同的科技解決方案公司合作、研究不同的消費流程,就是一種測試精神。你不能在每個實驗更迭的過程中,武斷的判定前者的失敗!因為,這就是演化的過程。不斷有新的刺激物,才有組織與商業模式突變的可能性。
傳統零售業在面對數位科技下,要打破思考的慣性:妄想快速複製與規模化。並記住電商根本無法成為傳統零售業的借鏡,模仿只會失敗,因為體質與獲利模式本就大不相同。如果領導者無法辨識數位商機與趨勢,就會帶領公司前往錯誤的方向。沒有領導者是神!所以,建立一個可不斷接受新想法、新資源、新觀點的實驗平台,耐心的孕育與孵化,是協助經營者在面臨企業組織與商業模式的轉型下,最佳的決策輔助平台、數位轉型的樂高積木。
寫下這篇文章,是認為台灣社會與企業組織都太容易對表象依過往經驗做武斷的判斷,反而容易造成整體社會與企業組織的不進步,以之為戒!
本文作者|被便利商店耽誤的設計師
BLOG|未來超商 WELABAR
便利商店/數位轉型/服務設計/服務創新/零售流通產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