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欄最新/即時

設計師的神預言:便利商店與顧客的複合新感覺

設計師的神預言:
便利商店與顧客的複合新感覺

圖片來源:明日誌

台日的7-ELEVEN全家等便利商店展開了複合店大戰。不外乎放大經營某種現有的商品結構(如:咖啡、書籍雜誌、美妝、糕點、生鮮等),或新增服務(如:健身房、洗衣店等)。針對商圈顧客屬性,而增加商品結構與服務的操作下,業績成長是必然;但門市空間也越來越大,坪效的價值有更好的發揮嗎?

所以,我認為更值得關注的是:新增服務與空間後,顧客除了享用新服務外,如何利用顧客停留的時間,在便利商店的空間產生新的價值,才更具加乘的效用,更好的體驗與產值!

 

服務也是一種設計

近期(2019年)北美館「24/7」,是林明弘的最新作品。牆面以色塊暗示台灣各大便利商店的視覺主色;並採用主張「空間即雕塑」的著名藝術家野口勇所設計的燈具:Akari 紙燈,點亮了舒適的互動空間。林明宏認為:便利商店早已從商品販售化身為多元的服務空間,顧客隨時可進入、參與與互動。便利商店的空間,因為顧客與服務能夠打造出不同的可能性。

 

不僅令人想起,曾為7-ELEVEN設計產品包裝的水野學說過「服務也是一種設計」,便利商店本該有著跨界的創意思維。「如果在便利商店樓上設置育幼園,或許是個不錯的idea!」以廣納客人為導向的便利商店,除了提供日常商品外,也可藉由與周邊生活緊密互動的服務,提昇便利商店的來客率。現今婦女多數都有工作,「托嬰」成了重要的市場趨勢,育幼園服務聚集人流的同時,也解決了媽媽們的需求。用好設計與客戶溝通、同時兼具市場價值,創造「金三角」(即客戶、設計與市場)間的相互認同。(摘自:秋刀魚

若以水野學的育幼園服務為基礎,利用空間將停留的時間順手購買「時短料理」(可快速料理的半成品)、假日出遊的育樂票、拓展社區互助的社交圈等,便利商店似乎能成為媽媽們得到救贖的天堂,調整了生活步調的品質,時間確實就能浪費在美好的生活上!

 

設計就是生活,便利商店就是生活

幾年前得知德國自助洗衣店 Freddy Leck 飛到東京駐點時,其實很興奮!原因是,Freddy Leck不是一間充滿自助洗衣機的小房間,而是讓「洗衣的阿雜」成為「生活的樂趣」。當時,我認為非常適合與便利商店進一步結合。

Freddy Leck與日商藤榮(FUJIEI)合作商品開發,包含洗衣專用音樂、洗衣袋、圍裙等。美觀大方的設計樣式,讓你提著洗衣袋前往洗衣店的路上,就像前往藝術沙龍。在清爽潔淨的空間中,拋下衣物做自己:喝杯咖啡、逛逛小物,甚至還有現場演奏陪伴。洗滌衣物的同時,整個人也洗淨在城市生活中不願卻不可避免的髒東西了吧。

這樣的觀點和台日便利商店所推的自助洗衣服務非常不同,不是強調單一服務的科技、省時。而是用服務體驗去讓顧客與空間互動,搭配優質的商品開發協助顧客生活的便利與美好。這,才是我認為便利商店在複合店應該思考的價值。

便利商店的「便利」兩字,不再是24小時的時間便利、離家近的距離便利,而更應該是能便利的享受生活。複合店的重要價值,在橫向整合商圈顧客、商品與服務的需求歷程,而不單是單一商品的結構調整、放大或價格提高。

空間是為顧客存在的生活風格圈!藝術家與設計師們,早已察覺!

 

 


本文作者|被便利商店耽誤的設計師
BLOG|未來超商 WELABAR
便利商店/數位轉型/服務設計/服務創新/零售流通產業資訊

 

You may also like